相城区沈桥村“散乱污”整治后,村容村貌大大改观,但一段时间以来,河岸被大面积“开垦”种菜、圈地养殖,甚至畜禽粪便直排河道——
为推动突出环境问题解决,呵护蓝天碧水净土,全力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263”专项行动,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相城区沈桥村也以此为契机,开展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但近日有市民向苏报“96466曝光台”写信反映,称沈桥村环境污染和脏乱差问题出现“返潮”,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希望相关部门能督促村里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整治成效。
沈桥村于2003年由原沈桥、蚬山、南新、林马四个自然村合并,东至阳澄湖西岸,南与元和街道众泾相邻,西与花倪村为界,北到北河金港,行政区域为3.12平方公里。沈桥村原本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江南水乡,但从上世纪九十年始,优美的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经商创业热潮的兴起,167家外地家具生产、水泥加工作坊涌入沈桥村。这些作坊多为无证无照,原本用来开垦种植的土地被占据,私搭乱建随处可见,空气中飘散着刺鼻的油漆味。村里河道直通阳澄湖,由于“散乱污”企业违规排放,水质黑臭,长期不达标,村民怨声载道。“垃圾围村庄、白色漂河流、河水黑脏臭、吸气呛肺脏。”村民们编的这句顺口溜也成了当时沈桥村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破坏环境和牺牲村民健康为代价。2017年,沈桥村痛定思痛,直面问题,以淘汰落后产能为抓手,利用协议拆除、土地“三优三保”等政策手段,拆除厂房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完成土地复垦350亩,同时积极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
“散乱污”企业整治后的沈桥村,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相脱钩,用环境治理换来了清水绿岸,用清理出的生态空间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长远利益腾挪出了增长空间,重绘了江南水乡美丽画卷。
11月1日上午,接到村民的来信后,记者来到沈桥村现场核实情况。原先整治复垦后的不少土地种上了水稻,金灿灿的即将丰收。但遇公桥下的河和姊妹塘河两边的环境卫生不容乐观。
呈“T”形交叉的这两条河沿岸土地,被村民擅自“开垦”种菜。两河“T”形交叉处东南角,有一块足球场大小的菜地。姊妹塘桥东西两侧,也有几块足球场大小的菜地。桥东侧,七八棵手臂粗的绿化树已被“砍头”,为了种在四周的蔬菜能够照到阳光;桥西侧,集中堆放着40多只废旧涂料桶,俨然成了垃圾场。几位村民正忙着在地里浇粪、焚烧杂草,混杂着臭气的浓烟四处弥漫。
走访途中,记者在姊妹塘河沿岸还发现了三处“圈地”养殖的场地。一处在姊妹塘河与阳澄湖入口处,几间简易房的西侧,用铁丝网圈了一个“养殖场”,面积有两个篮球场大小,圈养了70多只羊,30多只鹅和上百只鸡。地面随处可见粪便和饲料残渣,一旦雨水冲刷,污物可能会直排阳澄湖。
另一处集中在姊妹塘河中部东岸,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场地里养了8只羊,另一个面积稍小的场地在一处泵站旁边,用废旧彩钢板搭建,遍地羊粪。看到记者靠近,一名男子过来询问。他自称来自苏北,租住在沈桥村,看这里有空的场地,便圈起来养羊,以补贴家用。同样,在沈桥村(3)前湾31幢外侧,一个擅自搭建的小棚里也养了20多只鸡,现场同样邋遢。
采访中,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村民透露,2017年,村里花大力气拆除了“散乱污”企业,完成土地复垦350亩,用于种水稻等作物,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道干净了,空气也清新了,村民拍手叫好。
但在整治过程中,由于疏于管理,面积大的复垦地块承包给了种粮大户种粮,一些面积小的地块成了“漏网之鱼”,一些村民开始在这些地块上开垦种菜,“谁先占用就算作谁的”,一度还出现了抢种地块的局面,甚至不少外来的租客也加入抢地种菜的行列。
“如果说,空地上种种蔬菜还可以理解,但用废旧彩钢板、帆布、编织袋搭建小屋、设置围挡,养鸡羊鹅,也太不像腔了!”这名村民说,轰轰烈烈整治过后,长效管理缺位,才造成如今环境脏乱差的局面。“这么大面积种菜,环境脏乱差,村里不可能不知道。”这名村民直指村干部不作为。
“整治后光鲜了一阵子,但因为缺少管理,又要变回老样子了!”谈到村里环境污染和脏乱差“返潮”的问题,村民沈先生直摇头,他说,河岸被无序开垦种菜,以及擅自“圈地”养殖畜禽的问题,曾多次向村里和上级部门反映过,但村干部都在应付,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263”专项整治行动,是省委省政府、苏州市委市政府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要求、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2017年,沈桥村壮士断腕整治环境的做法受到了各级领导和村民的点赞,但环境治理不在一朝一夕,需要久久为功,才能确保村庄环境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