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假酒、假水屡见不鲜,却很少有市民发现这些“黑心”酒水还“穿”着一身“假皮”。3月10日上午,记者在即墨市普东镇暗访假酒窝点时,顺藤摸瓜挖出一个专门用工业塑料和废旧塑料生产“毒”酒、水桶的塑料制品厂。记者暗访时,该厂老板任某表示,因他的产品成本低价格便宜,而且距离又近,所以他的大客户主要是附近的“酒厂”。随后赶来的即墨市质监局执法人员调查发现,任某的这家看起来不大的加工厂,每月能生产两万个各类酒桶和矿泉水桶。
3月10日上午9时许,记者随同青岛市质监局执法人员赶到普东镇,准备调查两个专门生产假酒的工厂,而在前两天,记者就到这两家工厂进行了暗访。据居民反映,其中一个窝点是专门制造即墨老酒的黑窝点,之前已经被执法部门查处过多次,去年下半年才搬到这里;而另外一家大门紧闭的工厂,则专门造假白酒,其中产量最大的是“红星二锅头”。遗憾的是,当记者随同执法人员赶到这家号称即墨最大的“地下老酒厂”时,却发现大门紧闭,叫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人出来开门。随后执法人员赶到另外一处厂房内,发现了大量库存的白酒、即墨老酒和一些用来加工老酒的工具。
“自从上次被查,我们就一直没有生产!”采访时,这家工厂的老板称,他已经改行做染布了,这些酒桶和包装是去年剩下来的。有名工人告诉记者:“这些酒桶都是附近一家工厂用废旧塑料加工的,那里还有矿泉水桶及外包装。”
根据这名工人提供的线索,记者来到即墨市普东镇任家屯村东南侧的一个大院。记者看到,院子里堆了好几堆废旧塑料桶,从桶的标签上记者发现,这都是回收来的旧桶。听到狗叫声,一名男子从房间里走了出来,警觉地询问记者来这里的目的。记者佯称刚开了一家矿泉水厂,需要来定做瓶子,该男子随即热情地把记者请进屋里。
记者看到,房间的东侧摆着一台机器,机器两旁摆满了塑料桶及大拇指粗的塑料坯。该男子指着机器南侧的大堆塑料桶告诉记者,他现在主要生产酒桶,这些酒桶容量4升,批发价每个1.8元。尽管现在很多酒厂还没开工,但他的桶价格低很畅销,等酒厂开始生产时自己根本忙不过来,现在只好先生产备下货。该男子随后抓起一把塑料坯告诉记者,这些东西就是用来做矿泉水瓶的,每个瓶子只要0.17元,比别的塑料厂便宜许多。
“秘密在这里!”记者和该男子聊了10余分钟后,终于取得该男子的信任,他告诉记者自己姓任。任某指着院子里的塑料桶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回收来的桶,说白了就是废旧塑料。自己用房间里的这台机器把废旧塑料加工成塑料坯,再用吹瓶机做成型号、形状不同的塑料桶或矿泉水瓶。为了把产品成本降到最低,他还在废塑料里掺加价格便宜的工业塑料作为原料。
记者要离开时,任某说,自己每个月能生产2万个4升的塑料桶。离开任某的塑料厂后,记者向即墨市质监局反映了此事,执法人员很快赶到现场调查。执法人员表示,作为盛装饮品用的塑料桶、瓶,应使用专用原料,在生产中还要进行严格消毒。这些废塑料和工业塑料制作的桶,具有一定的毒性,绝对不能用于盛装饮品。
执法人员发现该工厂只有营业执照,没有生产饮用水桶和塑料酒桶的资质,现场的设备和卫生条件也不符合要求,但该工厂负责人任某面对执法人员调查,称这些桶并不是专门用来装矿泉水和白酒的,至于批发后别人做什么用,与他没有关系。在执法人员的严肃警告下,任某才表示愿意配合调查,并且表示将按照执法人员要求停业整顿,并将于3月11日上午到质监部门接受进一步调查。 文/图 本报记者焦恭森 谢军(请韩先生到本报领取96663线元)